第一章 · 序章

「Human Highlight Film」,人類精華影片,人們是這樣稱呼韋健士﹝Dominique Wilkins﹞的。

「人類精華影片」這個稱號,最早是來自於韋健士中學時的籃球教練,原因自然是因為韋健士能夠作出的動作實在太過震撼,在整個人類歷史中可堪比擬者,恐怕極為少數。韋健士接下來一路打到了大學籃球,職業籃球等階段,對抗的層次變高了,但卻不影響人們對他在球場上所展現的「暴力美學」仍足以震懾古今的觀眾。「人類精華影片」,反而成了廣受認可的推崇。

私底下,韋健士的親友們則喜歡叫他「尼克﹝Nique﹞」,那是把他的名字「多明尼﹝Dominique﹞」簡略成的親暱小名。

因為韋健士的父親長年隨軍事任務指派在國外頻頻更換駐地的關係,在家中八個兄弟姊妹中排行老二的韋健士,是在法國巴黎索邦﹝Sorbonne﹞出生,到 15 歲前的生活是在三個不同的國家,10 個不同的城市之間頻頻搬家、轉學當中渡過的。

在不同國家種種文化衝擊的差異下,籃球成了韋健士跨越國籍及語言鴻溝的橋樑,即使回到美國定居,韋健士也沒有放棄從籃球得到的快樂,在進入喬治亞大學﹝Georgia﹞三年之內,他便刷新了各項跟得分有關的校史紀錄,三度連莊所屬東南聯盟﹝SEC﹞的 MVP。並獲選為全最佳大學球員。

1982 年的 NBA 選秀會,位於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鷹隊想盡辦法跟擁有第三順位選秀權的爵士隊進行交易,以得到頗受當地球迷熱愛的韋健士。而韋健士則用平均每場 17.5 分的年度新秀第一隊成績,作為報答本地球迷熱愛的謝禮,並在往後幾年維持上升的走勢,在媒體和球迷的眼光都被小鳥布特﹝Larry Bird﹞、佐敦﹝Michael Jordan﹞的全能球風給捕捉吸引過去的時代裡異軍突起。

韋健士動輒一枝獨秀在個人得分突破 40、50 分關卡的勇猛表現,很快成為不折不扣的「得分機器﹝Scoring Machine﹞」的代名詞。

圖片取材自 www.gwinnettdailypo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