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平步青雲

穆連的籃球生涯前段走得相當平穩,平順。嗯,我是指在他加入 NBA 之前。他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是佐敦的小同鄉,跟紐約傳奇人物渣巴﹝Kareem Abdul Jabbar﹞ 念過同一所高中。穆連在高中時期就已名滿全美,畢業後他選擇留在紐約的聖約翰大學,他是聖約翰校史上得分紀錄保持人,在大學籃壇四年內,他的投籃命中率不曾低於五成二, 罰球只有一年不到八成,似乎各種距離對穆連來說都不是挑戰,都能隨心所欲射下他的分數。

雖然聖約翰大學並沒有在 NCAA 拿下獎項,不過穆連傑出的表現已經獲得全美媒體的一致肯定。在他大四那一年,穆連拿下了堪稱大學球員最高榮耀之一的伍登獎, 並在同一年選秀會中,以首輪第七順位載譽入選 NBA。到此為止,穆連可說是一路平步青雲。

我還沒有提到他在 1984 年入選國家代表隊的經歷,穆連在那支才華洋溢的金牌球隊中,平均得分排全隊第二,這並不簡單,因為他上場時間只是全隊第五而已。 穆連對比賽的了解程度是無庸置疑的,從大學時代呼風喚雨的表現,很容易觀察出來他是個用頭腦打球的傢伙,老練的球風一點也沒有生澀感, 可以說是根本就是與其他大學球員在不同的程度競技,問題就在於他在 NBA 級的防守壓迫下能發揮多少。

在 85 年選秀會上,很多球評都認為穆連的反應太慢,後續動作欠佳,而且身高也不足成為一名前鋒球員。不過他大學成就實在太耀眼了,勇士隊還是願意相信穆連, 就像他在大學時代一樣,最後在知名球探柏卡﹝Solveig Bertka 湖人助理教練 Bill Bertka 之妻﹞報告的背書下,穆連成為選秀會史上少數不具身高優勢, 卻仍在高順位下入選的白人球員。

圖片取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