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 遺憾

不管人家怎麼告訴你,夏達威的確是搞走了兩個教頭,一個是希爾﹝Brain Hill﹞,另一個是戴利。希爾不太得人望,幾乎是全隊反彈聲中離職,夏達威宣稱是因為他是球隊領袖才成為標靶,不過他沒說清楚的是,那個決定踢走希爾的會議,也的確是由他召集的。至於戴利,雖然在告老還鄉時強調是因為年紀已大,但他也提及與球隊年輕球員的相處不易,一般相信,戴利所指的也正是在季中不斷抱怨球隊主導方向的夏達威。

對夏達威不友善的文章,應該是以『運動畫刊』97 年左右刊登的那幅﹝The Decline of Penny﹞最著名,這也是夏達威最感冒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的確將夏達威批評得一文不值,寫起來好像他從不曾在聯盟中留下什麼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一樣。其實美國的媒體就是這樣,當你表現不如預期時,當初捧你的媒體,絕對會成為批你最兇的一股勢力。還記得花俏的威廉斯﹝Jason Williams﹞吧,在 EPSN 的強力放送下拉高了知名度,之後表現不符期望,馬上就被選成最被高估的球員。

未來 NBA 歷史會怎麼去定位夏達威呢?像這麼一名少年得志最後卻書空咄咄的奇才,他加入的是一支離季後賽僅一步之遙的球隊,他的成就難免被人質疑,而當他有進一步展現自己能耐的機會時,卻已經沒有本錢去說服大家他是真才實料。說唏噓是沉重了些,也許只能說遺憾吧。

到了 2004 年 二月,紐約人隊與鳳凰城太陽隊達成交換選手協議,就是太陽隊用隊中的主力球員:馬貝利和夏達威換去給紐約人隊。 筆者希望夏達威可以在紐約市再次展現光彩。

封面圖片取材自 sportscas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