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 心理負擔

柏賓在心理壓力下生存!!!

12名隊友,包括教練積遜變成了成千上萬的憤怒球迷。柏賓被打入冷宮,似乎令他永不超生了。其實我們可以理解他當時的處境和心情:史葛迪被認定是球隊的靈魂人物,獨自帶領公牛隊達到今時今日的境界,但偏偏在舉足輕重的季後賽球賽中的最後一擊卻被球隊放棄了而另覓人選,名存實亡,在自尊心受創下,他才忍無可忍罷打。無可否認古高是一名好的球員,但是柏賓在整個球季裡出色的表現証明他更有把握和能力帶領球隊達到預定的目標。可是教練卻要他做傀儡,是傀儡啊!(教練你試試下次叫佐敦做開界外球的人吧!看看他有何反應!)

回想當時的情況,柏賓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我是後悔的,因為這次衝動帶來了如雪花紛飛的負面影響,這亦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我學曉了如何面對生命的起與落,不容許任何東西令我情緒不穩。我知道在這1.8秒裡我是完全失了自控。」

當佐敦在1994-95常規賽末段歸隊時,柏賓的自制能力終於恢復過來。但怎料到當時的佐敦不再是柏賓和公牛其他球員所熟識和合作慣的佐敦。他動作生硬如鐵,不復以往統領整場比賽的風範。公牛隊需要更強的實力去挑戰有奧尼爾、夏特威和格蘭壓陣的奧蘭多魔術隊。公牛隊最終在東岸半準決賽第六場賽事中功虧一簣,在這決定性的一場最後45秒內以8分領前的優勢下竟然敗陣。像以往一樣,當公牛取勝的時候,閃燈射燈都集中在佐敦的身上;但當公牛落敗的時候,無可避免地責任就由佐敦轉移到柏賓的身上。「我想我們的落敗及佐敦的失準,使我成為犧牲品,要承擔令成千上萬觀眾失落的責任。當一場比賽落後時,人們就期待我代替佐敦的位置而振作起來,力挽狂瀾。」柏賓感慨地說。

1994年季後賽後有一個談判進行,就是要將柏賓交換到西雅圖超音速隊。最後這個以柏賓換桑金保(Shawn Kemp)的交易變成泡影,而柏賓仍然是公牛隊的一份子。接著喜訊傳出,重振在籃球場上威風八面的佐敦表示假若公牛仍留用柏賓與積遜,他將會為公牛再披三年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