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韋健士 15 季 NBA 生涯中共九度入選明星賽,拿下兩屆灌籃大賽冠軍,有 11 季個人平均得分超過 20 分,其中更有兩季高達 30 分以上,同時他也是 1994 年世界盃錦標賽夢幻二隊的成員之一。韋健士曾在單場比賽中面對佐敦的公牛隊獨得 57 分,對小鳥布特的波士頓幹下 54 分,球隊也都因韋健士超人般的表現而贏下這兩場比賽,但是也僅此於此。
鷹隊在韋健士在陣時,總是在季後賽第一輪就鎩羽而歸,他個人的爆炸性演出並不能跟幫助球隊贏球劃上等號,而認為韋健士打球過於獨斷獨行、自私自利、只顧自己績效的批評聲浪也愈來愈大,或許也因此成為堂堂「人類精華影片」居然為幾年前評選「當代 NBA 50 大球星」時最大漏網之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對於球風過「獨」的批評,韋健士卻也有自己的一套說詞:「球隊每年支付給我好幾百萬美金,就是看重我的得分能力。我是隊上最有把握的得分手,當然不會因為比賽一開始幾球的不順遂就停止出手,相反地,我會繼續尋找手感,直到我終於投順為止。而這是我能幫助球隊贏球的最好方式,所以我當然會義無反顧地繼續維持這種打法。
這種說法其實也不無道理。攤開韋健士職業生涯的隊友冊,多年來能夠幫助韋健士分憂解勞的名字包括瑞佛斯﹝Doc Rivers﹞、威利士﹝Kevin Willis﹞、上爾﹝Antoine Carr﹞、韋文﹝Randy Wittman﹞、韋伯﹝Spud Webb﹞、奧蒙﹝Stacey Augmon﹞、比洛﹝Mookie Blaylock﹞等,雖然要說差勁是有失厚道,但比起對手來,似乎也總是略遜一籌。1988 – 91 球季間加盟鷹的中鋒摩西馬龍﹝Moses Malone﹞,幾乎就已經是韋健士在鷹隊時合作過最好的球員了。
平心而論,有時我們也不得不同情韋健士難免會覺得獨力難支,只得靠自己力挽狂瀾的處境。
瑞佛斯也曾為了韋健士並未得到太多青睞及尊重大抱不平:「你們或許會認為從我的角度來稱讚韋健士是帶有偏見的。可是我還是要說,我認為韋健士實在沒有道理被排除在外。我最欣賞韋健士的一點是,他總是場上最認真積極的球員,不論對手是誰,他每晚皆是如此全力以赴。那是他比太多球員都還更優秀、更有價值的最關鍵原因。」
「關於 Nique,有個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澄清,他並不是自私的球員。我跟很多球員一起並肩作戰過,我當然瞭解球員如果自私對團體可能造成的傷害,但是 Nique 並不自私。他只是照著教練的指示投籃,得分,這是球隊需要他扮演的角色。稱職的主力得分點跟自私的球員之間,是存在著微妙的差別,他並不自私的。」
「關於 Nique 比較鮮為人知的另一件事則是,他的認真並不只表現在正式比賽裡。當球季結束,大家都為一年的兵疲馬困終於暫時告一段落鬆一口氣時,Nique 已經又跑到球館去自主練球了。然後每當新的球季即將展開,我們會很驚訝地發現他的球技又一點一滴悄悄進步了。他每年總是帶著新練成的新絕招回來。」
在 1983 – 90 年間擔任鷹隊教練,目前成為電視球評的費特羅﹝Mike Fratello﹞也證實了瑞佛斯關於韋健士認真投入比賽的說法:「韋健士是我看過那麼多球員當中,唯一一個練球練到過份勤快,搞到比賽還沒開始就差點把自己體力耗盡的傢伙。」
韋健士則認為費特羅是讓自己能夠達成所有成就的重要推手:「一開始我曾經以為費特羅是不是非常討厭我,所以才總是在球場上給我那麼沉重的責任和壓力。但後來我才漸漸明白,事實上他是對我最為寬容的人,他是為了我成為全世界最頂尖的球才那麼作。所以我們後來成為非常親密的知己好友。我非常感謝當年他對我所有的砥礪和教導,他對我有再造之恩。」
圖片取材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