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備戰

我一向都不是個多說話的人。我的領導才能,無論在練習或比賽,都會隨著我踏進球場而油然而生。我 經常都會很積極,特別是練習時。事實上,我會使練習變得極其富競爭性,期望其他隊員會有相對的反應。

我不可以說:「好的,你們要盡力練習,因為這是我聚集在這裏的唯一目的。」我不會這樣做。我只會 走進球場,做回份內事並拚盡全力去完成。如果你不全力以赴爭勝,那我便能完全壓倒你;而我處於 上風時,我更會對你嘲笑辱罵,這是我提升隊友水平的一貫作風。

有時我會對隊友冷言冷語 (Trash Talking) 來激勵他們練習時的鬥志。有時菲爾積遜教練 (phil Jackson) 對球員刻意的調配,如我和 史葛迪柏賓 (Scottie Pippen) 各屬一隊,又或由我隊對抗一些由正選球員組成的隊伍,也會自然地將練習賽的競爭性提高。 這樣,練習賽便成為了一個挑戰,也是我對它持有的態度。

有些時候,當正選隊覺得需要著重在某一份的練習時,當日練習的競爭性便尤為激烈。我們會向副選隊的球員冷嘲熱諷,或盡所 能去測試他們的鬥心和爭勝意慾。

個人而言,我不能在練習時敷衍了事,然後期望自己在比賽時能進入狀態。我會將練習視為正式的比賽,所以從來都不會投訴練 習有多辛苦。反而,若練習只為了準時出現,然後做些運動、流點汗水的話,我便寧願不參與。我曾看過有些夢幻一隊成員在奧 運前的練習,看著他們使我領悟到甚麼區分了我們。我不會說自己較為優勝,但我有絕對的信心可以擊敗他們,因為我更佳的練習態度。

我想我對練習的熱愛源自於北卡羅萊納的求學時期。教練會令練變得充滿競爭性來提高球員的水平。但只要你每次都傾盡全力地練習,便會得到更多的出場機會和尊 重。因此,我認為練習是一個證明自己實力的好機會。

對加入公牛隊的新人或剛轉會過來的球員來說:「這更加是至理名言。面對著這些新人的感覺很有趣, 因為我經常會覺得需要向他們證明自己是名不虛傳的。他們可能已在電視和報刊上看過我或閱讀過有關 我的消息,便自以為對我相當瞭解,或預計到與我比賽是會怎麼樣,但我覺得有需要去維護自己的一份 尊嚴和名聲,證明自己是實至名歸的。我要他們知道,他們所聽所聞的並非只屬謠傳,而是我勤奮練習 得來的回報。故此,當他們參加芝加哥的訓練營時便會親眼看見一切,而我亦會看看他們有甚麼本領, 能否和我一較高下。

當一個有經驗的球員加盟我隊時,情況也是一樣。我被視為現今聯賽中最出色的球員,所以我要向他證 明這是有道理的。我要他知道我能達到這個水平,是因為我比其他人更勤奮練習,盡所能攀登高峰。我 希望他們也會明白這個道理。或許他們也來自一隊有超級巨星的球隊,但是,我們之間一定會有分別。 那些巨星未必像我一樣勤奮,他們對練習和比賽的態度未必如我般認真和投入。我要向他們證明:「我 是實至名歸的!」我希望他們知道我不會缺席任何練習及訓練,我也不會因為自己在球壇的地位而洋洋 自滿。我希望他們看見我為達到這個水平所付出的一切,更希望他們知道要成功就要付出努力!

經過了 1989-90 的球季,我開始明白底特律之所以能夠擊敗我們,是全憑他們有較佳的體力,也就是他們唯一的優勢。所以, 我便下定決心要令自己有更強健的體魄。於是,我的私人健身教練添高化 ( Tim Grover ) 為我度身訂造了一個訓練計劃,目的是令我的上身包括肩膊、胸肌、三角肌、二頭肌和背肌更為強 壯。計劃進行後我的體重由 200 磅增至 215 磅,身上的脂肪比率由 5% 減至 3.5%。由那時開始, 我門開始踏上成功之路,不再是底特律的手下敗將,而是一支長勝球隊。

我的健身計劃是周期性的,在每個球季開始時,添高化和我會根據我的身體狀況、營養情況和球季目標而設定一個完善的訓練計 劃,協助我達到預期的目標。

我大約會在訓練營前的六個星期開始訓練,何時開始鍛練身體是一個關鍵因素,因為我不想過早將體能推至頂點,以致在球季末段出現氣力不繼的現象。健身計劃的初 段訓練並不會太過密集和劇烈,只會大約集中於增加平衡和耐力的練習。訓練營開始後,健身計劃的密集程度便會每隔兩個星期逐步提升。

為了配合球賽的不同需要,計劃會根據實際情況而不斷作出修改。例如在上一季,當我得知史葛迪柏賓 因傷而要缺陣兩、三個月時,我的計劃便有很大的改變。我要在球季初段為球隊作出更多的貢獻,體能 上需求會因而大增,所以我要將自己的狀態推至高峰。於是,計劃會加強腳部、腳跟、膝蓋和下盤的訓 練,盡量將受傷的機會減至最低,並且令身體不會過早感到疲勞。

訓練計劃亦增加了不少加強肩膊部位的練習,好讓我在長時間的比賽情形下,仍能保持正確的射球姿勢。 而增加步法練習使我能自如地避過和繞過二人夾擊的防守。以上的計劃都是因應上季的特殊情況而作出修改的。 經過這樣的訓練過程,我便有足夠的體力去應付 82 場的常規賽和緊接的季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