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2003 明星賽

All Star 2003 簡直是佐敦的告別派對,被保鏢包圍著進入會場的佐敦,由始至終一直保持著笑容,在最後的明星賽能心滿意足。

以往一向缺席和傳媒見面活動的佐敦,破天荒在 8 號 ( 星期六 ) 於練習前舉行的記者招會現身。在擠滿了場地的傳媒面前, 佐敦親身有禮地解釋他第二次復出和今季退休的理由,他說:「我令到一直習慣了輸波的巫師球員的消極思想變為積極。 那是我在這兩年間做到的事。」

其後,佐敦也很有心為 NBA 服務,自己首次擔任入樽大賽的評判,成為令比賽更具號召力的角色,在明星賽正場前於更衣室, 跟因為他自己而聚集的傳媒進行了訪問。

在明星週末派對中,佐敦在入樽賽中與多明尼韋健士,J 博士等歷代入樽賽冠軍一起擔任是次入樽賽的評判,令這個本來已經刺激無比的賽事, 更加添了一些驚喜。從現場所見,佐敦十分享受是次賽事,而且給與各參與者的分數亦很寬鬆,當中更有 10 分滿分出現。

到了正式的比賽時,他一如大家期待以正選身分出場。艾佛遜和麥基迪執著地要求將正選位置讓給他,而佐敦一直拒絕接受, 但在比賽開始前郤接受了卡達的好意。「我們不明白的,因為他們同是來自「北卡」的。」如麥基迪所說,佐敦和卡達也曾就讀北卡羅來納州大學, 是師兄弟的關係。佐敦為了幫助被擔任電視評述的巴克利在電視上批評「他在上半季幾乎沒有上陣,沒有正選出場的資格。」 而煩惱的後輩卡達,交換了他的正選位置。

而 NBA 明星賽前另一焦點是東岸明星隊教練艾西亞湯瑪士 (Iaish Thomas) 與米高佐敦之間的問題。老一輩的球迷應該會知道,在 1989-90 年度活塞隊奪冠期間,他們是死敵,而當時更有一套稱之為「佐敦規則」(Jordan Rules) 的戰術,專門用來對付佐敦和公牛隊的。 而活塞往往面對公牛時會特別狠,當公牛隊員上籃,跳投時,往往會遭二人甚至三人的暴力攔截,活塞當時靠著一些硬朗和粗卑的防守而稱霸聯盟, 由於他們的打法很粗暴,後來被稱為壞孩子 (Bad Boys)。

在佐敦第一年的明星賽,期間亦傳出湯瑪士和其他明星球員一起杯葛佐敦,在比賽期間他們不會傳球給米高佐敦, 在他持球進攻時亦絕不替他作出任何單擋。而 1992 年的巴塞隆拿奧運會,在之前美國奧委會本打算召入湯瑪士, 但可惜由於米高佐敦與湯瑪士的關係而告吹,期間有傳言是佐敦向奧委會說如果湯瑪士入選,他便會退出。 因此夢幻一隊便沒有了湯瑪士的名字了。而今日,他們亦已經冰釋前嫌,在賽前, 湯瑪士更公開表示會儘力游說佐敦接受球隊正選一事,更建議一些球員應讓出正選之位,亦說今次明星賽, 只要佐敦跟他說他想打多久,他絕對會給他足夠時間,如他想打足 48 分鐘,那麼佐敦就打 48 分鐘,絕對不會把他換下來。

說回比賽,米高佐敦依舊是英雄。雖然東岸以 10 分之差被擊敗了,MVP 被奇雲加歷治 (Kevin Garnett) 奪取了。 佐敦只有 33.3% (射 27 球中 9 球 ) 的不理想投射命中率,佐敦依舊是 NBA 中最了不起的英雄。

在比賽的第一次加時餘下 4.9 秒,比數是 136 比 1316 平手時,出現了讓所有人再一次認清楚他是英雄的場面。

接到東岸的控球後衛積臣傑特 (Jason Kidd) 的傳球,和西岸的馬利安 (Shawn Marion) 打一個 1 on 1 的佐敦, 對著籃板,向右邊的底線走去,他嘗試運球切入,製造出和馬利安之間的少許距離,就在那一剎間, 佐敦快速地將身體面向籃框,作出了 Fade Away 投射的姿勢。

由佐敦那次大學投射開始直至今時今日,曾多次從絕境中拯救了球隊的黃金之手射出了球。 在第四節末段曾守住了佐敦致勝射球的馬利安,雖然拚命伸長左手去封截, 但球仍僅僅掠過了他的手。這時候,在全世界欣賞這場比賽的所有人, 也一定在想像佐敦會創造出大家似曾相識的奇蹟。

在 89 年的季後賽第一圈的比賽,公牛對騎士的最後一戰,佐敦的投射越過了艾盧 (Craig Ehlo) 的頭頂, 臨完場前射入致勝的一球。在 98 年的總決賽,公牛對爵士的第六戰, 以 Cross Over Step Back 擺脫了拜仁羅素,射入「最後一球」。自 84 年的出道戰以來,佐敦曾無數次射入被稱為「The Shoot」, 戲劇性致勝的入球,所以很多人相信今次也會是相同的情形。所有人也在期待,所有人也充滿熱情地期待。 對於在這麼關鍵的時刻,佐敦的表現往往比大家所期待的更佳。